
对连锁串串店经营而言,商品策略极其重要,连锁串串店不仅要引进新商品,更要注意滞销品。商品依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外购商品及自制商品。对于外购商品而言,其在生产方面着重的是商品的开发、商品采购;对于自制商品而言,其在生产方面着重的是原料来源、制程控制及存货管理。
在规划商品组合的同时,必须先通过市场调查分析与商圈的信息参考,了解
顾客群的真正需求,找出最适合该店的商品(商品定位),然后规划出商品组合策
略,最后,制定出合理的商品价格,完成商品组合规划。
1 . 确定商品定位
商店的商品定位与其所在的商圈属性息息相关,串串连锁店总部必须要了解该商圈的特性是文教区、商业区还是住宅区。了解了商圈的特性,才能针对商圈内主要顾客群的生活习性加以分析,找出最适合出售的商品。
2 . 规划商品组合
在规划商品组合时,要考虑顾客的消费便利性与分店经营的利益性,其次是商品的广度与深度。
所谓商品的广度,指的是购买相关商品的便利性,要满足顾客一次购足相关商品的需求;深度则是指某一类商品的品项数相对上的多寡,若这类商品和其他商品相比种类较多,则这较多的类别可称为深度强。
在拟定商品组合策略时,若能将商品的广度与深度配合考虑,则可形成串串店的特色及商品的丰富感。
3 . 制定商品价格
商品的定价,必须兼顾到合理的利润、顾客的满足感,以及实际的竞争状况。通常连锁总部对于较畅销、差异度不大且价格敏感度高的商品,会参考同业间的定价,以免制定的价格过高;对于一些单价较高、非畅销的商品则要视自身营业状况而定,以免价格定得太低,有损其形象。商品的定价要考虑三个方向。
( 1 ) 同业的竞争。在制定价格时,要参考商圈内其他竞争者的定价,对于一些价格较敏感的商品,应定在竞争店的低价格带;对于某些价格较不敏感者,则定在竞争店的高价格带。这样一来,本店所销售的物品,才会具有竞争力。
( 2 ) 顾客的心理。如果有某类商品,其最高价高于其他家同类商品的最高价,顾客便会产生一种心理作用,认为这家店的东西比别家贵。因此,为了塑造合理的价格形象,对同类商品价格可制定最高上限,凡超出该上限的商品即可考虑不引进。顾客对于一些数目通常会产生错觉。例如,尾数比整数更让顾客有便宜之感,像 9元、19元、39元等标价的商品,就比10元、20元、40元等这些整数令人感到价格便宜。
( 3 ) 作业技巧的安排。价格高低的感觉乃是经过比较之后的相对概念而来的。所以,为创造清晰的价格形象,在标价时可考虑将某些价格相当接近的同类商品,予以一致的定价,并用卡片标示强调。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顾客清楚地看到标价,经营者也可以不用一一标价,以节省时间,可以说是既省时又省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