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税务检查(包括税务稽查),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法律、法规以及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,对纳税入是否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,以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一种管理活动。
一、税务检查的内容
税务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
(1)检查纳税人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的情况。
(2)检查纳税人遵守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的情况。
(3)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情况。
(4)检查纳税人遵守和执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情况,查其有无不按纳税程序办事和违
反征管制度的问题。
二、税务检查之自查
一般情况下,在实施税务稽查之前,税务机关会提前发出《税务检查通知书》并附《税务文书送达回证》通知给被查纳税人。那么,串串店企业就要充分利用纳税检查之前的这一段时间,从年初开始对串串店上一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自查。如发现有问题,应当及时纠正过来,以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和税务负担。
现在很多串串店企业收到税务机关的《税务质疑约谈通知书》或者是《税务异常预警通知书》,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解释。
接到类似的通知书,串串店应该怎么办?很多串串店都是六神无主,心里惊慌,一心一意想补点税款,跟税务机关疏通关系了事。这些应对方法都是错误的。
(一)了解纳税自查的原因
首先,串串店不要慌,要了解税务机关要串串店进行纳税自查的原因,税务机关要串串店进行纳税自查的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。
(1)税务机关在稽查前要求串串店自查。
(2)税务机关发现纳税疑问要求自查并解释。
有些串串店不了解《纳税评估管理办法》的内容,以为税务机关要求自查或者约谈或者预警就是发现了企业的问题,肯定被人抓住了把柄,不补点税肯定摆脱不了干系。
很多串串店急急忙忙补税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和心理造成的。建议大家首先要学习《纳税评估管理办法》,今后,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评估已经是一项正常的管理手段,串串店会经常面对税务机关发现了疑点,串串店需要分析的是税务机关的疑问是否合理,串串店是不是真的存在纳税问题。如果没有问题,提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,没有必要心慌,要保持镇静,不要陷入恐慌。
(二)了解税务机关发出通知的背景
税务机关发出稽查或者自查或者预警通知书往往有一定的背景,比如: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检查、重点行业检查、重点税种检查等。了解税务机关发出通知的背景,串串店才能做好自查,以免草木皆兵,到处自查。
(三)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自查
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自查。税务机关检查的重点也是串串店自查的重点。串串店自查应该把关注点放在重大税务风险和重大税务漏凅上,至于平时的小会计差错、白单入账、申报计算差错等小错误可以置之不理。有重大问题,应及时更正,并考虑补税,没有重大错误,不应该因为恐慌而补税。
税务自查的方法:
(1)对照各种税收法律和条例来查。串串店要详细对照各种税收法律和条例,将每一个经营项目涉及的税种逐个进行排列;对照适用税收法律和条例的税率,尽可能准确计算应纳税额,并按税法和条例规定按时申报,及时清缴入库。同时,财务人员要努力学习税法和条例,特别要注意容易疏漏的环节,比如印花税轻税重罚,折旧年限及摊销年限在税法和条例上是如何规定的等;若遇特殊税务问题,最好能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,确保税法和条例得到认真执行。
(2)认真整理涉税资料。串串店要认真整理涉税资料,自觉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。税务机关对串串店纳税情况进行检查,是正常的执法行为,是不付咨询费的极好咨询机会。作为被检查单位,积极支待和配合检查是企业应履行的义务。
(3)做好纳税资料的整理、装订、标识、保管等基础工作。在接受检查中,串串店应该充分认识到抓好会计凭证、会计账簿、会计报表、申报纳税资料的整理装订、标识保管等基础工作特别重要,它们是税务检查人员的主要检查内容。即使在日常工作处理中,也要重视抓好以上工作,这样既节约了检查时间,又提高了检查质量,同时还提高了串串店财务人员对税收业务的处理能力。
(四)编写自查报告
自查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:串串店情况介绍,串串店采取了哪些自查措施,自查的结论。对税务机关提出的质疑进行分析,提供相关证据说明串串店没有问题。
例如:税务机关质疑串串店为什么连续多年亏损?串串店应该分析企业亏损的原因,是销售没有达到设计规模还是销售量上不去,还是促销费用太高?每家串串店都希望盈利,但不是每家串串店都能盈利,不盈利也是一种真实的经营状态,关键是串串店能够解释清楚,串串店究竟为什么亏损。
又如:税务机关质疑串串店为什么税负偏低?串串店应该分析公司的税负是如何形成的,税负偏低的原因是哪些?最好可以结合《纳税评估管理办法》中的分析指标进行计算,因为税务机关就是运用这些计算公式来分析串串店的。
自查如果发现重大差错补税,串串店也应该把来龙去脉讲清楚,把涉及的背景、金额、需要补税的金额说明清楚。
(五)与税务机关沟通
串串店在提供了书面自查报告以后,还应该主动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。